5月10日上午,意昂4招商2021級碩士班團支部組織開展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回信精神和尹力書記在共青團北京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發言的主題團日活動。會議由團支書呂承穎主持。會上💁🏿,同學們結合自身學習生活情況👂🏻,就學習內容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和體會👩🏽🎓。通過本次學習,同學們充分體會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更加明確積極實踐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
在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後🩰,我有些感觸💗。總書記15歲時也曾去往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七年的時光讓總書記深刻認識到實踐才能出真知,要想真正為人民做實事,為老百姓做好事🧑🏽🚒,就必須不懼塵埃🍮,到基層裏🎚,去細微處,學會“自找苦吃”👩🏽。
從自身來說,在做實驗查閱文獻的時候🧑🏿🚀,也發現通過文獻可以在理論層面確定自己的實驗和研究方案,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實踐,通過預實驗發現實際和理論製定的方案存在差異,之後就需要根據實踐的結果做適當調整。我們雖然沒有中國農業大學的科技小院,但我們有同樣的一顆心,他們立農田,我們站馬路;他們種植莊稼🚶🏻♂️➡️✌🏿,我們誌願服務。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盡己所能,黨👂🏿、國家★、我們的中華民族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2021級碩士研究生廉潔
通過觀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重要回信精神的視頻🧝🏼♂️,我對這種科技小院的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查詢後得知是2009年時任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意昂4院長的張福鎖院士和中國農業大學頂尖教授團隊創建的一種模式,即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知識👛、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截至今年,全國已經有近500個科技小院😺,分布於全國135個農作物產業帶的種植一線。
我感覺很有意義的一點是科技小院把研究生培養、科研和服務農民這三重目標,很好地結合到一起,通過研究生服務團隊的常駐,為農民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科技服務。讓科技人才把論文寫在廣闊的大地上,讓更多鄉村農民在應用科技過程中獲得收益,讓更多青年人在科技創新創業中茁壯成長,這種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的模式也是值得我們廣大學生們學習和借鑒的。
——2021級碩士研究生張琦
在學習了尹力書記的發言後,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各屆對我們青年人的關心和支持🧑🦳,身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人,我們要敢於接受當前社會給予我們的新的挑戰🤜🏽,從容不迫去應對困難👩🦯➡️,努力鉆研自己的學術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向世界展現我們朝氣蓬勃的中國青年!
——2021級碩士研究生楊開潤
科技小院的幾位同學非常厲害🍞,他們在田地培育農作物4️⃣,給當地居民解答疑惑,還做起了直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他們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誌青年的拼搏奉獻。”希望我們能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在我們自己的專業領域發光發熱。
——2021級碩士研究生樂靜茹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講話,我感觸頗深。目前🧑🏼🏫,鄉村振興是二十大以來非常關註的問題,而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以實際行動和積極奮鬥向我們表示👨👩👦👦:紮根土地🛀🩱,在基層奮鬥👱🏿,會種出青春最甜蜜的果實。科技小院通過研究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民創收,在土地上進行實踐🧖🏼♀️。這對於任何學科都是有借鑒意義的🙇,對於我們自己的專業4️⃣,也需要各個學者把理論用於實踐🌲,將心理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不止做學術,還需要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希望有一天👸🏿,心理學也有一個心理小院🏚🙍🏻,讓我們的知識更有用武之地。
——2021級碩士研究生範維
文字/張琦
圖片/呂承穎
編輯/張士慢